— 逸见如故 —

昨天的街道

◎【美】海莲·汉芙〈译〉陈建铭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

没有补上书评之前的“书评”∶

一本看了一半的书,我不能果断的给它打分,果断的写书评。纸质书,高二,四年前,当时看不下去,现在翻两眼,原来是翻译的问题,很生硬,和读一本冗长的理论性巨作相同的感受,当然,我会试着重新读一遍,再来认认真真写个书评。我现在是尽可能看更多的书,几年以后,也许十年以后,再把列表里的书重新翻看一遍,二十年以后再读一遍,那些总有所感所悟的书,就是我的人生之书了。

读书笔记∶补上书评。

1.翻译上,就该让人以人在他国如同人在家乡一样的感觉,陈建铭想原汁原味翻译,但仍然做了小改动以符合汉化,可也由于他的纠结,让翻译变的别别扭扭,我说过,就像读一个理论性长篇巨作,把翻译和他最后的自序一加对比就知道了,自然而然很重要。
2.这本书之所以会火,是里面的情怀所散发出的历久弥香,想象一下你与一个异国友人抑或异地友人通信二十年,假定你理解了这通信的意义,就也明白了这本书的意义。书信往来,和电邮,贺卡,明信片所带来的心灵感觉大不相同,明白了这种不同,也就明白了这本书何以这么火。
3.当看到弗兰克去世,心底忽然一沉,随即这本书就结束了,我才瞬间了然,至于打分少了一颗⭐️,是这本小书并没有带给我特别大的触动,即便我也曾给人寄信寄了多年,也曾与人异国电邮几个月,本应该有所感触的,但是没有,并没有太大感触,若我对我自己足够了解,那就是我司空见惯了。
4.不过不得不说,我想去看看这本书的电影了,也很想看看这条街,这个书店是什么样子。同样的,这种好奇感也没有对解忧杂货店的多。这个迟来的书评就到这里吧。

2017-03-31
原文:如果我猜得没错,这一定是你们的“书商本性”作祟使然吧,你们担心一旦写了字在书上,将会折损它的价值。差矣,你们如果真能这么做,不仅对我而言,对未来的书主,都增添了无可估算的价值。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、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;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,时而戚戚于胸、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。


想法:我喜欢两种书,一类是扉页写满前人读后留下的字字句句,一类是干净整洁一尘不染。

2017-04-01
原文:如果您非到万不得已,一定要“清洗”您的《格罗里埃圣经》的话,我们会建议您用一般的肥皂和清水即可。做法是:加一茶匙的苏打粉到一品脱的温水中,用蘸了肥皂的海绵轻轻擦拭。我相信您会发现,这样可以有效地除去污渍。


想法:5克苏打粉,约600毫升温水。

2017-04-01
原文:每年一到春天,我就会“大清仓”,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,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。倒是旁人都很惊讶,依我看,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。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,囫囵吞枣似的看完,我常想:他们也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。然后呢,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,不消一年,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!不过,当他们看见我把书一箱一箱地往外扔时,却又露出一副“这怎么得了!”的表情。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:买了一本书,好——读过了,好——上架,好——没事了,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第二回,可是呢,“丢掉?万万使不得呀!”为什么使不得?


想法:还是电子书好一些,方便携带,我只会收藏一些我以后还会重读的书。

2017-04-01
原文:是的,1969年之后,对海莲·汉芙来说,这家书店、这道书街已不可能再一样了,如同陨落,只因为“卖这些好书给我的好心人已在数月前去世了,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已不在人间”,这本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于是是一本哀悼伤逝的书,纪念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。


想法:这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。

2017-04-01
原文:查令十字街,这个十字不是指十字路口,而是十字架的意思,事实上它是一道长约一公里许的蜿蜒市街,南端直抵泰晤士河,这里有最漂亮的查令十字街车站,如一个美丽的句点,往北路经国家艺廊,穿过苏活区和唐人街,旁及柯芬园,至牛津街为止,再往下走就成了托登罕路,很快就可看到著名的大英博物馆(大英博物馆一带又是另一个书店聚集处,但这里以精印的彩色大版本艺术书为主体)。


2017-04-01
原文:《精灵鼠小弟》


想法:从小看到大的电影,好几部,原来有书啊。

2017-04-01
原文:于是,一桩原本单纯的买卖关系竟成就了长达二十年、多人参与的越洋友谊。


林小逸 2017.4.1

评论
热度(3)